2012年7月23日 星期一

台灣動漫 有沒有好的主題曲?


717的金漫獎頒獎典禮記者會現場,正當所有人屏息以待典禮的開始,一首日本的動畫主題曲從喇叭中傳出,怎麼回事?這不是獎勵台灣原創漫畫的競賽嗎?選這首曲子豈不是「政治不正確」?文化部長龍應台女士事後發表了評論:「應做反省,撇開愛國主義不提,台灣的動漫產業有沒有夠好的主題曲?」

不論是宮崎駿的《崖上的波妞》主題曲,或是知名電視動畫《新世紀福音戰士》改編自爵士名曲《Fly me to the moon》的片尾曲,都具有足以傳唱全球的實力,而能夠能夠傳頌一時的動漫主題曲,通常都是透過電視或電影媒體流傳。因此,在檢討台灣的動漫產業是否有優秀的主題曲之前,必須要討論的是台灣是否有優秀的影視動畫作品。

國片經歷慘澹經營之後,近年再度起飛,呈現朝氣蓬勃的景象。不過,市面上偶爾推出動畫電影,但是票房普遍不理想,而動畫電影的製作人卻往往歸咎於台灣的觀眾已被日本動漫洗腦,在此必須指出,票房不理想的狀況並非單純市場口味的問題,而是作品的視覺呈現根本就粗糙無比。

為什麼國片能夠起飛?那是因為台灣本土的電影人才,終於正視長久以來國片「以藝術性為藉口,逃避商業性不足」的問題,因此意識到必須打造具有商品價值的電影,在經歷過一連串的嘗試之後,終於成功。同樣的道理,國內的動畫電影,也不能夠以市場口味作為理由,逃避自身水準的不足。若是日式作品才是台灣觀眾的喜好,那麼迪士尼或皮克斯出產的動畫,理應遭受票房慘敗;片商引進的日本動畫電影,也應該會有可觀的票房收益。

除此之外,政府若要輔導動畫的製作上映,就勢必要將動畫納入流行影視的範疇之內。因為優秀的動畫人才,大多是優秀的影視人才,以製片、編導、後製、行銷來說,都有其相通處。《料理鼠王》的導演Brad Bird,就拍出了賣座電影《不可能的任務4:鬼影行動》;日本動畫《小紅豆》的編劇秋元康,一手打造出侵襲亞洲的少女團體「AKB48」。但很可惜的是,歷年來政府會努力補助電視戲劇節目、紀錄片等單元,卻從未見補助電視動畫,而電視動畫卻是跨足電影動畫之前最好的試金石。

再回到主題曲,也就是音樂。我們台灣本土的音樂人才,如果不是參加選秀節目,就是從玩地下樂團開始起步,堅持音樂夢想的人,必須經歷一段白天打工、晚上練歌的痛苦時期,然後慢慢地累積自己的創作能量與名聲。因此,能夠初試啼聲的表演舞台變得非常重要,然而最近令人感到非常遺憾的事情,便是知名的livehouse「地下社會」關閉。

對於草創的樂團而言,「地下社會」是最重要的舞台,因為在這裡只要三首自創曲,就有登台表演的資格,而且不需要負擔任何的成本。目前國內眾多知名的樂團,都曾經在此表演。因此,「地下社會」的關閉能夠引起社會廣大的迴響,原因就在此,這是國內音樂人才的苗床,也是如家一般的棲身地。雖然「地下社會」有其法規上的問題,但長久以來並沒有正面解決問題的核心,用疊床架屋的方式「變通」處理,也難怪今天發生了如此令人惋惜的事件。

「台灣的動漫產業有沒有夠好的主題曲?」在這一句短短的抱怨中,可是包含了不少層面的複雜問題!文創產業,迫切需要的不是輔導金,而是能夠扶植新生代人才的友善環境。唯有人才備出,才能夠互相競爭,從而產生高水準的文創產品。




【刊載於2012年7月23日 蘋果日報論壇版】